工業資訊 2022-10-14 04:11:26 評論:0    瀏覽:1223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加緊了經濟制裁俄羅斯的腳步,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推出了上千條制裁方案。就像以往我們的節目說的那樣,俄羅斯的經濟或多或少像一個堡壘,很難從外部攻破,為什么?俄羅斯的經濟支柱有能源產業,有糧食產業,俄羅斯是手里有糧又有油,一點都不慌。

 
  對于一個現代國家而言,有能源它的經濟就能正常運轉,有糧食它的老百姓就沒有餓肚子之憂,而與此同時反倒是歐洲各國現在很慌張。因為長久以來它們的糧食它們的能源是俄羅斯提供的,現在經濟一制裁,不但不可以把商品賣給它,最好也不要買它的商品,反而使歐洲遭遇到了能源危機和糧食危機。
 
  甚至普京還非常天才地提出了必須得用盧布來買我的能源,我的盧布和黃金掛鉤這樣的構想,使得西方世界今天對于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完全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但是當然俄羅斯的經濟實際上也有短板,它的短板在哪里?在輕工業問題上。
 
  自打蘇聯立國以來,在上百年的時間里,俄羅斯的輕工業就極不發達,大家記得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恰好趕上我國改革開放之后大江南北有各種各樣的中小企業,正愁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銷路,而那個時候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把商品賣到俄羅斯的機會,于是我們有一個天才商人甚至完成了用罐頭、手套這樣的小商品換俄羅斯飛機的壯舉。
 
  俄羅斯國家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經濟也不弱,但它的短板真的是在輕工業商品上,俄羅斯自己生產出來的輕工業品我們經常用傻大黑粗來形容,俄羅斯老百姓自己都不想用。長久以來他們大量的輕工業制品要么從歐洲買要么從我國買,甚至前些年就有人說中俄是鄰國,彼此之間的貿易總額近些年來也不斷提升,但是我們在市場上似乎很少能看到俄羅斯的商品。
 
  為什么?因為我們買俄羅斯的商品主要是糧食、農產品、天然氣、石油這些基礎性的物資,而俄羅斯的工業制成品我們幾乎根本看不到,因為在國際市場上一點競爭力都沒有。這兩年以來有不少人在網上賣各種各樣的俄羅斯食品,比如說俄羅斯的大肉腸,俄羅斯的大列巴面包,俄羅斯的巧克力,但實際上這個銷量是很有限的。
 
  很多買過之后的人會說俄羅斯商品用料倒是蠻扎實的,你看蜂蜜是真的,肉腸也都是純肉沒有什么淀粉,但是就是感覺包裝很粗糙,口味也很一般,偶爾嘗個新鮮還行,長時間的購買可能性不大,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俄羅斯的輕工業是極不發達的。
 
  以至于我們根本不會去享用什么俄羅斯的出口商品,為什么會這樣,首先講這是有歷史原因的,今年是2022年,實際上正好在100年前的1922年,蘇聯建國,蘇聯建國之前的幾年,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遭到了全球資本主義列強的聯合封殺,那真是打了幾年仗,在血與火之間把國家建設起來,所以新生的蘇聯實際上國際形勢是極為惡劣的。
 
  一方面本身蘇聯繼承的俄羅斯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但是是一個農業國,工業基礎很不發達,而另一方面全球的資本主義國家一條心,都要扼殺你封堵你,所以這使得蘇聯自打一建國開始,就把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當做重中之重。
 
  在發展重工業的同時,還要加大氣力去發展軍事工業,我們可以這么講,如果不是蘇聯剛建國那一二十年把全部身家都賭到重工業上了,那么二戰開打之后它還真不一定經得起納粹鐵蹄的侵襲。
 
  即便二戰之后仗打完了,也不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因為馬上冷戰就開啟了,蘇聯雖然那個時候收編了不少東歐的小弟,但是從經濟總量上看還是遠遠要落后于西方世界的。再加上冷戰開啟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在經濟上對蘇聯也是圍堵封鎖的,因此蘇聯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重工業和軍工產品的開發上。
 
  一個月前烏克蘭危機開打之后,德國說我們感受到威脅了,所以德國說從明年開始他們要把軍費占GDP的比例從現在的不到1%調到2%,這可是美國多年以來對德國的要求。美國經常說我的軍費占GDP總量的3.6%到4%,你們這些西歐國家連1%都不到,太不像話了,讓我們保護你們,你們要提高軍費。
 
  大家想想這都只是個位數而已,當年蘇聯大概有2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是用于軍費上的,沒辦法,蘇聯從誕生之日起就遭遇到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封殺,所以為了能存活下去,它必須做出抉擇,那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重工業和軍事工業之上。
 
  那么相對而言,在輕工業方面投入的精力就少了很多了,尤其是當時在整個蘇東陣營之內,蘇聯作為老大哥也作出了安排,比如說重工業和軍工產業應當集中安排在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這些核心組成部分。那么相對而言的,輕工業和其他工業就可以安排給蘇聯其他的加盟共和國以及東歐這些國家,甚至蒙古和朝鮮。
 
  這樣在整個蘇東陣營之內,商品可以有序地流轉,互通有無,每個加盟共和國或者說每個國家可以按照蘇聯中央的指令生產商品,這也使得俄羅斯境內輕工業更不發達了。而30多年前蘇聯解體之后,各個國家各自為政了,而且由于分家,家產分得不均勻,所以俄羅斯和周邊多個國家還有領土糾紛,這就使得原來蘇東陣營內部的經濟合作已經蕩然無存了。
 
  而俄羅斯本國的輕工業又極不發達,這就給了別的國家商品機會,當然獨立30年以來,俄羅斯不是沒想過發展自己的輕工業,只不過它還有幾個先天上的劣勢,首先說第一個俄羅斯幅員遼闊,1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妥妥的世界第一領土大國,但是俄羅斯的領土是有短板的,那就是它幾乎沒有出???。
 
  遠東地區咱就甭講了,那么一個港還是個半凍港,俄羅斯的歐洲部分今天真正數得上的港口,也就是一個圣彼得堡和一個加里寧格勒州,以及黑海那邊剛剛從烏克蘭手里搶回來的克里米亞。俄羅斯這個國家在過去幾百年的歷史中,不斷地擴張,但是它的心頭之痛就是它的港口太少了,港口重不重要?太重要了。經濟全球化以來,全球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貿易是通過遠洋運輸完成的,空運的價格還是很高。
 
  所以為什么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迅猛發展,您想想我國東南沿海有多少個港口,我國內陸大量建廠之后,由于我們有了這么多優良的港口,所以我們的對外貿易發展非常迅速,我們的港口每天都在吸納大量的從全球各國運來的能源、原材料,然后運到內陸我們的加工廠進行生產。
 
  我們是世界工廠,我們給全球各國生產物資,生產好的工業制成品,再經由我們的港口運往全球各國,這個物流是非常暢通的??墒欠从^俄羅斯,一方面領土面積大,但是它港口太少,而另一方面俄羅斯實際上還有一個短板那就是它的人口數量不足。
 
  前蘇聯時期頂峰的時候,蘇聯人口接近3億,蘇聯解體之后到今天俄羅斯的人口大概只有1.5億不到了,而且相對而言俄羅斯女性比男性數量還多,為什么?畢竟幾十年前的衛國戰爭讓蘇聯失去了整整一代男青年,到今天這口氣還沒緩過來,所以俄羅斯實際上面臨一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這跟我國又恰恰相反,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是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的,我們有著幾億受過良好教育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青年人,所以我們才能承擔起世界工廠這個稱號。
 
  我們有著充足的勞動力,而且那些年經濟不發達,所以我們的勞動力價格非常低,大家記得吧,以前我們跟大家算過賬,90年代之初我國一個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大概是日本人的幾十分之一,甚至1%,擁有這樣巨大的勞動力優勢,所以我們的出口加工業才發展得非常非常迅速。
 
  而俄羅斯既沒有足夠的人力也沒有足夠的港口,再加上沒有過往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因此它的輕工業極不發達,那就很正常了。舉個簡單的例子,俄羅斯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的,用木造紙這個難度不高,但是擁有這樣優質資源的俄羅斯企業卻因為落后的造紙設備和深加工技術的不足,到今天俄羅斯廣袤的森林也沒法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
 
  俄羅斯自己是森林大國,可是俄羅斯的紙竟然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從國外進口的,其實何止造紙,俄羅斯幾乎所有的輕工業領域經營的都是一塌糊涂的。俄羅斯老百姓生活的大量必需品都是從海外進口的,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認為它們經濟封鎖制裁能夠傷到俄羅斯的原因。
 
  他們可能感覺到你看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統統撤出俄羅斯了,甚至美國各大高科技公司的互聯網產品統統不能在俄羅斯使用了,這樣俄羅斯的經濟就會陷于崩潰,俄羅斯老百姓會回到蘇聯時代,必須排幾個小時隊才能買一個面包的狀態。
 
  然而當面臨災難之時,畢竟更有用的是能源和糧食,所以輕工業不發達的俄羅斯或許不太在意西方的制裁,因為畢竟人家有油又有糧,這個日子是過得去的。
 
  而且今天站在美國一邊制裁俄羅斯的國家,加起來也就四十多個,還有一百五六十個國家是秉持中立的,是要繼續和俄羅斯做生意的,所以現在土耳其企業不就提出既然麥當勞、肯德基在俄羅斯不能賣了,有沒有可能我們把土耳其烤肉連鎖開到俄羅斯去?這一億多人的大市場,如果西方世界不占領,那么就別埋怨給別的國家機會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刪除。

 
0相關評論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