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資訊 2022-08-16 21:19:31 作者:智能工業網評論:0    瀏覽:7    

美國即將停止向中國出售EDA軟件,算是一直懸著的靴子落了地,狼總算來了。EDA是一種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是設計芯片的主要工具軟件。停售EDA是美國限制中國芯片產業發展措施的一部分。

停售EDA這事是個風向標,表明美國的制裁在深化、泛化。以前針對華為的打壓是面對某一具體企業?,F在停售EDA是針對所有芯片行業的中國企業,而且將制裁從光刻機這樣的硬件延伸到設計軟件。

本次停售EDA,與佩洛西訪臺后的軍演有沒有關系不好說,但總體來說中美關系在惡化。美國的反華勢力好像依賴制造一些熱點以推動國內的相關決策出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佩洛西訪臺挑起事端算是一種造勢,為美國出臺限制EDA對華銷售鋪路。

停售EDA是一種精準打擊,針對的就是中國核心工業軟件的軟肋。雖然號稱擁有世界最全的產業布局,但中國核心工業軟件產業發展落后發達國家約20年,80%工業軟件被外企壟斷。

但核心工業軟件不止EDA,CAE(計算機輔助工程)、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 (計算機輔助制造)這三個方面的工業軟件也高度依賴進口。如果全部停售,中國工業要失去大半的設計能力。

除了軟件,中國對西方的硬件也有很深的依賴。高端數控機床、光刻機、醫療器械、航空發動機、船舶柴油發動機、高端傳感器、高端軸承、大型主機、透射電子顯微鏡、數控刀具、基因檢測儀、真空蒸鍍機、高精度機械手等等。涵蓋了工業、民生各個領域。

在這些領域國產替代的情況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功能、精度、壽命上與西方的巨大差距。這反映的是各種基礎學科、工業能力方面的積累薄弱,很難一蹴而就。寄希望于中國自己實現全產業鏈打通,需要的人才和時間都難以想象。

全球化的本意之一,是通過全球各國的專業優勢互補合作,共同提高產出效率并提升產品性能、品質。以臺積電之強,也不會自己去開發一套EDA系統;以美國之強,也不去追求掌握光刻機全產業鏈制造能力,而是放在荷蘭生產,全球四十幾個國家分工協作。

現在美國搞產業鏈脫鉤,這是不讓中國享有全球分工協作的紅利,以此打壓中國發展。希望越制裁越強大的同胞們,準備好全方位奮起直追了嗎。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刪除。

 
0相關評論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