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電投融合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山西融盛綠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50臺華菱換電式純電動重卡在朔州市開始試運營,標志著我市電動重卡正式駛入“換電時代”,以行動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實干在“轉型發展率先蹚出新路上”走出了關鍵一步。
“政策 資源”,以換電站建設保生態、促發展
本次試運營的換電站位于平魯區陶村鄉214省道旁,占地約1.3畝。站內配備5塊電池,可日滿足50輛車進行換電操作。記者注意到,換電站采取的是全程自動化吊裝作業,司機不用下車。當純電動重卡駛入換電站后,前定位板升起,司機擺正車身位置,后定位板升起,將車輛固定。換電設備將虧電電池箱抓取,換上滿電的電池箱,司機前后只需要等待5分鐘時間就能夠將一輛滿電的電動重卡駛離換電站。
換電模式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符合城市交通發展需求的能源革命新技術和新模式。目前來看,燃油車占據主導地位,但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是大勢所趨。
2018年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積極調整運輸結構,今年是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的謀劃之年。今年4月份,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在《通知》的最后一部分中,“大力發展換電模式”的幾個字,潤物細無聲地讓換電模式重回大眾視線。緊接著在5月份,換電站就被納入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次被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建設充電樁”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換電模式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記者梳理后發現,各地對換電模式推廣迅速。北京、深圳、廈門、蘭州等地投放了超過3000輛換電出租車、換電公交車用于公共出行服務,但國內對電動重卡換電站提及甚少。本次我市試運營的換電站可能是全國第一座位于國省道干線上的重卡換電站。
那么,為什么朔州會成為重卡換電站的青睞對象呢?
答案與朔州的煤電資源分不開。朔州作為國家級能源重工業基地,年產煤1.9億噸,其中朔城區和平魯區年產煤約7000萬噸,但2019年受環保形勢、經濟形勢以及大宗貨物“公轉鐵”運輸結構調整影響,長途公路運輸需求逐步減少,短途運輸顯著增加。朔城區及平魯區全境10個煤炭集運站站外運量1年僅僅不到800萬噸。
“短途煤運日漸頻繁,電力資源也有富盈,選擇電動重卡自然而然成了最佳策略?!笔邪l改委主任王玉奎說,陶村鄉附近煤礦眾多,這些地區往往都是短途運輸、線路固定的區域,在這個位置建設換電站,大規模推廣使用純電動重卡,對于運營方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朔州共有6萬余輛各類重卡,如果把其中的大部分燃油車替換為新能源車,道路運輸結構將顯著調整,對朔州做好能源革命轉型綜改,保護好生態環境也有重要意義。
“產業 效益”,讓換電模式受歡迎、拓新局
如果說換電模式是“大腦中樞”,那效益就是“眼睛鼻子”,更受重卡司機的關注。
事實證明,隨著電動重卡高頻率的使用,油電差優勢也在顯著凸顯。傳統純電動重卡存在續航短、充電時間長、電樁少等問題。載電量大了,價格遠高于燃油車,運輸收益比會減小,載電量小了,運輸貨物和里程隨之減少,運輸收益量也會減少。重卡換電站的建設正好迎刃而解這個問題。
“換電站換裝一塊電池5分鐘,就可以讓一輛標載30噸的重卡行駛200公里左右,節省大量的時間?!鄙轿魅谑⒕G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星星介紹說,最吸引人的還有換電模式——“車電分離”,用戶只需一次性支付或租賃不含電池的車體,換電可作為類似加油的使用成本,從而可以大幅減少初期投入,有效解決電動重卡價格高昂的痛點。
電動重卡電池是成本“大頭”,這樣的換電模式下,電池由公司負責進行集中、專業化管理,用戶只需要根據汽車發動機排量和載運量,投入4—12萬元,就能讓重卡上路。上路后,按單臺車每天拉運300公里計算,純電動重卡較柴油重卡每天可節約運營成本110元,每年節約運營成本和保養費用近5.5萬元。
“司機們看中的就是方便和掙錢,這種模式的市場潛力肯定不會小?!币晃恢乜ㄋ緳C說。
按照中電投融合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與山西融盛綠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規劃布局,未來三年,在朔州境內將陸續投資150億元,投放運營10000臺純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重卡、純電動裝載機等),完成200座純電動重卡換電站的建設。投資建設儲能系統集成生產線儲能系統采用與重卡及裝載機通用的新電池系統或梯次電池系統,形成年產值40億元的產業鏈互動,有效提升朔州傳統電力以及新能源電力的發展質量。投資建設核心零部件生產廠做為電動重卡及裝載機運營配套,每年可生產供3000輛電動車輛的配套核心部件,年產值可達15億元左右。
“隨著這些項目落地,我市儲能產業發展將取得顯著的社會效應、環保效應和稅收效應,有效解決朔州本地電力‘窩電’現象,形成能源革命轉型綜改的一個良性循環產業鏈?!笔姓k公室四級調研員王玉鋒說,雖然受電池標準不統一影響,規?;l展任重道遠,但換電模式依然是充電的有效補充,具備一定的區域性特征,可能會廣泛應用于出租、公交、環衛、市政等領域,成為交通運輸的一種主力模式,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記者符燁邦)
[編輯:張瑞晶]
以上內容為【朔州電動重卡換電時代丨朔州重卡換電站】的相關內容,更多相關內容關注中國智能工業網。
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