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資訊 2023-01-14 08:14:06 評論:0    瀏覽:14    

一個城市總有其核心的道路,就像一條主動脈,貫穿起整個城市的歷史、經濟、文化。倘若問及無錫的主動脈,那絕對非中山路莫屬。

無錫中山路北起崇安區解放北路口,接北大街,南到解放南路,接南長街,全長2145米,中間與縣前街、人民路、學前街等道路交匯。

白天,你可以攜手同伴,走進一間間商場,或是流連各式餐廳品嘗美食。夜幕降臨,當你穿梭于繁華的都市,感受霓虹燈的絢爛華美,城市律動的節拍更顯得時尚和張揚。

河——路

據無錫地方志記載,現在中山路“身底下”(前身),原是一條河,被稱之為弦河。在我國隋、唐時代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由于古代交通運輸向以水上為主,因此河兩岸便陸續建起了民宅、商鋪,由此兩岸人口日益密集,無錫也逐漸興盛起來。自南向北,河道上依次建有南市橋、中市橋、大市橋、倉橋等跨河橋梁。隨著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沿河道東岸逐步辟出小街巷??谷諔馉巹倮?,中山路三鳳橋以北路段已基本形成,但路寬不足二三米,多以煤渣或彈石鋪成。

解放前,中山路只是一條路寬不過三四米的小路。解放初期,路寬僅8米多,三鳳橋至勝利門僅長約1.2公里,道路交通擁擠不堪。

新中國成立后,無錫城先后掀起幾次“拆城鋪路”、“填河筑路”運動。中山路也經過多番改造,自北至南形成不同的格局。

上世紀80年代后,公路交通日益興盛。中山路也日漸繁華起來。這一時期,中山路出現了一批老字號,比如三鳳橋、鴻運樓、東方紅商場……

1986年,在路中央民房拆除、道路拓寬的基礎上,中山路進行了首次全面改造,80年代末,中山路掀起了第一波商業浪潮。當時,富裕起來的郊區農民率先進城,在崇寧路口造起了烤鴨館。很快,三鳳橋、聚豐園、鴻運樓等紛紛改建,從原來的小店鋪翻建成高樓。已改名為東方紅商場的無錫手工業商場,改造后更名為商業大廈,也就是現在大東方百貨的前身。

到了90年代,外資的進入讓中山路一下子“洋氣”起來。三陽百盛、肯德基等陸續出現在中山路上,老百姓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休閑方式和味覺快感。

1997年年初,中山路和三陽廣場分兩期實施改造。同年4月,中山路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示范點”。至此,中山路的榮耀可算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2014年,伴隨著地鐵1、2號線全面開通,無錫市民正式邁進了有地鐵生活時代。地鐵的開通,改變了人們逛中山路的習慣,也挖掘出了新的消費潛力。

新中國成立70年,中山路縱深的飛躍發展,始終跟著時代前進的步伐改造提質,更使它擁有了與時俱進的永恒魅力。

(來源:無錫交通廣播 編輯:靜靜)

以上內容為【無錫鮮為人知的風景區丨無錫購物景區】的相關內容,更多相關內容關注中國智能工業網。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刪除。

 
0相關評論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