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應用 2023-01-07 04:26:15 評論:0    瀏覽:10    

三峽晚報全媒記者鄭嵐 通訊員王濤 汪運欽

1985年,當陽財政收入在全省縣市中排名第一;1988年,成為湖北省第一個財政收入過億元的縣;1994年,蟬聯全省“十強”縣市……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多個“率先”“第一”發生在當陽。當陽如何重振旗鼓,再起跳?

思想破冰,歷時半年的“重振雄風·十問當陽”大討論振聾發聵。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兩全目標”如何實現?“系統重構、全面躍升”!當陽鏗鏘作答?;⒛晷麓?,一場深入的自我革命正在當陽深入展開。

當陽城西生態片區雛形已現。 全媒首席記者杜勇攝

精準發力 奮力沖刺百強

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2021年,在歷時半年的“重振雄風·十問當陽”大討論中,全市上下達成共識——實現“十四五”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兩全目標”。2022年1月14日,當陽在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上提出:全面推進“系統重構、全面躍升”,全市來一場“事權人責效”深刻自我革命。

2月14日,當陽市城市發展策劃成果匯報會上再次明確:立足宜、荊、荊中心點,高站位起跳,奮力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到202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0億元,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將當陽打造成“產業強盛、人文薈萃、綠色宜居”的現代化信義之城。

對標全國百強縣市入圍指標,當陽精繪全域競進“線路圖”。面對“雙碳”機遇,當陽聚焦“鋰電、光伏、氫燃料”三塊電池和“石墨、碳纖維、萊賽爾”三種新材料,打造1000億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讓傳統產業“涅槃”。

全力西接 以“兩城”融“兩城”

沿江高鐵通車后到武漢1小時、到宜昌和荊門僅15分鐘。立足區域中心點位,當陽要“借群說話”“借力壯大”。促進當陽、遠安、沙洋、荊州區、荊門漳河新區等毗鄰區域一體化發展,將當陽打造為“宜荊荊恩”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借宜昌“東進”之勢,當陽全力“西接”,以“兩城”融“兩城”。以城西高鐵新城建設為抓手,依托沿江高鐵通道,對接宜昌高鐵生態城,融入宜昌,為未來承接宜昌中心城市功能外溢打下堅實基礎;以雙蓮產業新城建設為紐帶,依托焦柳鐵路通道,融入東部未來城,與枝江、宜都、松滋三地聯動共建全國百強縣域聚集區。

積極推進襄宜、當枝松、武天宜高速建設,謀劃將當枝松高速繼續向北延伸至襄宜高速,形成“兩橫三縱”高速公路網。打通荊當旅游公路,新建宜當快速通道、當陽城區繞城公路,形成“一環八線”干線公路網,全面融入“宜荊荊恩”城市群一小時經濟圈和宜昌半小時經濟圈。

中共當陽市委書記劉傳鋼:

乘勢破冰突圍 奮力沖刺百強

中共當陽市委書記劉傳鋼

作為全省“三百戰略”“百強沖刺”縣市,當陽將聚焦產業,全力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優、優中做強”三篇文章,奮力沖刺全國百強。

區域協同發展,“借東風”與“搭便車”同步推進。以全面融“宜”推動深度融“荊”。推動“當枝松宜”四地設施互聯互通、生態聯保共治、產業聯動發展,共建全省首個百強縣市聚集區、全國文明城市聚集區。全面深化與荊州荊門所轄縣區對接合作,簽訂“宜荊荊恩”城市群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合作協議,94項縣級高頻事項實現跨域通辦。牽頭促進當陽、遠安、沙洋、荊州區、荊門漳河新區等毗鄰區域一體化發展,共建高品質城鎮連綿帶。謀劃建設荊(州)當(陽)旅游一級公路,共同打造以三國文化、荊楚文化、歷史遺跡為特色的長江經濟帶旅游發展長廊。

產業轉型升級,“增實力”與“添動力”同步提升。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型產業,全力引進伏電池、新能源電池、氫燃料動力電池“三塊電池”;依托凌云科技集團航空復合材料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力引進被譽為“黑色黃金”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按照“三產融合”大農業思路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投資50億元正大集團生豬全產業鏈和投資20億元的魚腥草生物醫藥加工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

優化城市功能,“外在美”與“內在美”同步發力。圍繞“強產、興城、植文、聚人”城市發展邏輯,推動產業入鏈,提供經濟發展強力支撐;按照“西拓、東聚、中優、南融”城市發展思路,不斷優化城市空間格局,高質量推進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和能級;加強城市文化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內涵,用文化塑造城市之“魂”。攜手華僑城加快玉泉山關陵景區5A創建,以“公園城市”理念推進城市建設,打造“外在美”。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以“城市體檢”為標尺,堅持山為骨、水為脈、文為魂、綠為韻,重點打造“一圈兩軸”商業組團、沿沮河夜經濟走廊等特色商業街區,增加公共活動空間,豐富市民生活場景,提升“內在美”。

園區踏訪

“春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三峽晚報全媒記者鄭嵐 通訊員王濤 汪運欽

“重倉”當陽的“客商”又準備組團“跟投”;當陽企業在華中科技大學內建起了“飛地實驗室”……

虎年伊始,“春天的故事”每天都在當陽上演。

專職“店小二”

自創施工睛雨表

“圈里一個五角星是下雪?!?月18日,瑞雪飄飄,位于當陽壩陵工業園的湖北晉控氣體有限公司年產55萬噸氨醇技術升級改造項目一樓協調辦公室內,杜萬林在施工睛雨表上記錄下當天因雪停工。墻上施工睛雨表從去年開工第一天記錄正好一年,365天,哪天因雨雪停工一看便知。

杜萬林是當陽市經信局派駐該項目的“專職店小二”,大家都親熱地叫他“老杜”。

“墻內的事我們管,墻外的事都是老杜管?!焙睍x控氣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宏斌說,“市里開會,當陽市書記、市長對企業說的每句話都做到了!”

“重倉”落戶后

客商擬組團“跟投”

“當陽將是我們進軍華中、華南市場的‘橋頭堡’。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構建光伏產業橫向、縱向集群,把產業鏈落下來,發展起來,助力宜昌打造清潔能源之都?!?月18日,當陽城西生態片區“市民之家”三樓辦公室內,中清國投實業助理副總裁、中清智慧實業(湖北)有限公司部經理黎定康表示,位于當陽雙蓮工業園的中清智慧光伏組件及先進光伏電池智能制造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產業鏈條上已有多家企業準備“跟投”當陽。

黎定康給記者講了一段“小插曲”:基于宜昌擁有對標長三角的營商環境和廣闊市場前景,中清光伏選擇落戶當陽并追加投資,150億“重倉”當陽。但公司辦公地點遲遲難以選定。得知情況,當陽市委書記劉傳鋼當即請企業到剛建成準備投用的“市民之家”轉轉。這一轉,大家看中了市民之家三樓。當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同意推遲入駐,為中清光伏騰出了辦公室。

企業在華科大

建起“飛地實驗室”

“公司有3個博士辦公室,我們去年還在華中科技大學建了萊賽爾纖維‘飛地實驗室’,如今已有多項成果?!?月18日,當陽市鴻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小波點燃火機,向記者演示了隔熱性能極強的“點不燃的布”。

萊賽爾纖維是一種全新的紡織、服裝面料,將從源頭上實現零排污、綠色生產。在當陽市科技局負責人牽線搭橋下,公司在華科大建設“飛地實驗室”,對萊賽爾纖維生產材料的性能、溶解過程等進行基礎研究,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帮w地實驗室不僅解決企業科研難題,還減少檢驗檢測設備投入2000余萬元?!比~小波介紹。

數說當陽

當陽國土面積2149.71平方公里,總人口46.33萬,常住人口為43.05萬。

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69.68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0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32.6億元。

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綠色建材、現代化工、綠色食品、先進裝備制造、文旅康養等六大重點產業,是中部主要綠色建材生產基地、中部最大玻璃生產基地,當陽經濟開發區入選“中國建材園區10強”。

本文來自【三峽晚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以上內容為【沿江高鐵宜昌當陽站丨沿江高鐵當陽最新消息】的相關內容,更多相關內容關注中國智能工業網。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刪除。

 
0相關評論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