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資訊 2023-01-07 04:22:04 評論:0    瀏覽:27    

前不久,一段關于一只外形酷似“小狗”的四足機器人的視頻火遍全網,視頻中,它背著喇叭穿梭在上海某小區內,并“喊話”:戴口罩,勤洗手......

不少網友直呼,“城里人就是會玩”。

雖說是玩笑,但確實是“科技賦能生活”的真實寫照了。疫情時期,通過這一科技手段,不但減輕一線的抗疫壓力和負擔,效率上也提高不少。

圖為上海防疫宣導機器狗A1

話說回來,這只“四腳獸”究竟有何來頭?很簡單,它是一家高性能機器人研發商“宇樹科技”已推出的A1款四足機器人產品,還有Laiakgo、Aliengo、Go1、B1等多款型號,累計銷量數千臺,遍布數十個國家。

2016年8月,宇樹科技在杭州成立,是國內研發、生產和銷售消費級、行業級高性能四足機器人、靈巧六軸機械臂的新銳創新性機器人公司,也是全球最早一批實現四足機器人商業化的公司之一。

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有關四足機器人的話題一浪高過一浪,騰訊四足機器人Jamoca挑戰梅花樁、小米推出會翻跟頭的“鐵蛋”......賽道火熱,也讓國產機器人企業備受資本青睞。

眼下,宇樹科技于近日完成數億元B輪系列融資,由經緯創投和由經緯創投和敦鴻資產領投??梢哉f,彈藥庫充足,也讓宇樹科技更有勇氣扎根四足機器人賽道。

那么,這一賽道究竟好不好走?這里就不得不提行業領航者——波士頓動力,兩相對比,或許能找到些許答案,今天不妨就來聊一聊。

同行PK,硬核還得看“技術”

要說一家四足機器人企業技術有多強,總免不了與被譽為“萬狗起源”的波士頓動力這家公司較量一下。

在一次采訪中,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被問及如何看待自身與波士頓動力的差異時,就曾表示,“波士頓動力在技術層次上毋庸置疑目前做得最好的?!?/p>

由此可見,在技術上,波士頓動力的研發能力毋庸置疑,其創始人Marc Raibert(馬克·雷伯特)在業內也被稱為“機器狗之父”,在1986年,他就研發出了第一臺能夠奔跑和行走的動力穩定的四足機器人。

1992年,波士頓動力成立后,在美國軍方資助下專門開展提供軍方的機器人研究和制造。直到2005年,一款四足機器人“Big Dog”面世,性能上穩定性能十分強大,不僅能在復雜地形中行走,還擁有空翻等技能。

不過最終沒能被美國軍方部署在戰斗中,因為噪音、體積都太大了。盡管產品尚不完美,卻徹底開啟了四足機器狗時代。

之后幾年,波士頓相繼推出Alpha Dog、LS3、Spot、SpotMini等產品,造型炫酷,技術不斷成熟,負載能力,運動穩定性以及產品實用性都得到提升,不論其他,單看硬核科技,當之無愧的行業領航者。

圖為波士頓動力系列產品

相比之下,國內企業入局就相對較晚了,就拿宇樹科技來說,2016年才將四足機器人作為其創業方向。

不過,在探索路上,宇樹科技也并非全是摸著石頭過河。為什么?這得益于技術生態的開放開源。

2018年9月,MIT Biomimetic Robotics Lab相繼將Cheetah Mini的電機驅動器和所有運行代碼開源。不僅如此,在業內還有一個重要的開源項目——ROS(機器人操作系統),簡單講,就是一個可用于開發機器人應用程序的SDK,提供開發、調試、測試和最終部署機器人應用程序所需的軟件、庫和工具,而且支持 C 、Python、LISP 等多種語言。

一直以來,硬件組模和控制系統的開發是橫亙在四足機器人研發道路上的主要難點,而國外的開源,讓進入該領域的門檻不再高不可攀。

“原本的入門門檻比較高,現在相當于是上手做一個東西出來的門檻變低了?!蓖跖d興如此說道。

不過,宇樹科技以自研為主,還推出了全球首款消費級機器狗核心傳感器、電動及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在本輪融資中,宇樹科技也將用于產品迭代和團隊打造等方面,目的在于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同時,宇樹科技迭代周期較短,幾乎每一兩年就有新品推出。

圖為宇樹GO1陣列冬奧會開幕式表演

整體來看,短期內,波士頓技術還是十分強大,但行業技術仍舊處于上升期,宇樹科技的優勢也在逐步凸顯。

孕育土壤各有千秋,后天發育國內更具優勢

回顧四足機器人的發展路徑,如果說國外在技術水平、系統理念以及核心元器件等方面占據先天優勢,相比之下,國內企業或依托開源、或自研技術發展,都有種厚積薄發的態勢。

像宇樹科技、蔚藍科技、云深處這些企業,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專研才初見成效,但在核心技術開發上,仍舊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比之下,國內企業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起來,除了站在風口上,還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場的接受程度。也因此,我們發現在玩法上,國內既有to B也有to C領域的探索,而國外更多集中于軍事和工業領域,發展路徑略顯狹隘。

比如,2015年5月,我國國務院印發了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作為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一。

綱領還強調,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要“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應用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的需求。這意味著至少在政策層面機器人的適用領域更廣泛,未來前景可觀。

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

可以說,這一規范從技術突破、基礎提升、優化供給、拓展應用、打造生態等多個維度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反觀國外,四足機器人的市場普及卻受限于公眾對這一新物種的接受程度。2021年,紐約市警察局就曾使用“Spot”機器狗進行巡邏,但上崗沒多久,就在公眾的討伐聲中被迫下崗了,其主要原因是,公眾感覺到自己的隱私隨時可能被侵犯。

不僅如此,該事件甚至被媒體和分析師指責,認為機器狗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有可能會沖擊相關問責制度,畢竟機器狗始終不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出現失誤,責任則會歸咎于算法錯誤,無人能夠為此負責。

當然,這一問題不只是針對國外,同樣值得國內重視,尤其是推動立法與新物種潛在的危險相適應,而非等到問題出現了,才想要填補窟窿。

殘酷商業路,波士頓動力三度易主,宇樹略勝一籌

相比波士頓動力的“坎坷人生路”,宇樹科技的商業化進程著實能讓前者眼紅。

作為行業領頭羊,雖然波士頓動力的四足機器人能力表現超群,但卻因為遲遲沒有在C端市場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而備受詬病。甚至于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三度易主,先后被谷歌轉手給軟銀,后又被賣給現代集團。

對于波士頓動力而言,早期研發主要以軍用為主導,不需要考慮商用與盈利空間,顯然,這種象牙塔下的理想生存狀態在應對未來發展中難以存在。

所以,在2013年被谷歌收購后,強烈感受到了商業化變現的壓力,包括后來轉到日本軟銀名下亦是如此。

但直到2019年9月,Spot機器狗終于走上商業化的道路,但受限于售價過高等現實因素,Spot機器狗并不賣座。

在此之后,波士頓動力的商業化進程開始逐步加速,2020年6月,一款會跳Uptown Funk 和鬼步舞的四足機器狗Spot在美國境內開放銷售,限時包郵?,F在,波士頓動力又有一款專為倉庫和配送中心設計的機器人Stretch開放商業采購。

圖為波士頓動力Spot

可以預見,在飽受商業變現之苦后,波士頓動力逐步開始摸索出一條商業化發展道路,產品的性能將更加智能。

與之不同,宇樹科技一開始就將目標鎖定To B和To C兩大市場。在消費級市場,如今,宇樹科技已推出A1、Go1、犇犇三款四足機器人產品。其中,公司在去年年中推出的首款消費級Go1系列機器人,已在下半年批量出貨,目前累計出貨近千臺。

圖為宇樹科技 Go1

具體來看,Go1搭載了智能伴隨系統、超感知系統等,最大奔跑速度約4.7m/s,自適應負載能力約3-5Kg,加之輕便的身軀,能在陪跑的同時幫用戶“馱”水杯、零食,甚至還能當作小型“購物車”陪用戶逛超市。

在未來發展上,宇樹科技表示將保持產品與方案高速迭代,提高產品、方案、市場、品牌競爭力,加速生態形成,不斷深耕2B與2C市場,讓四足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與每個角落。

總體而言,宇樹科技作為后起之秀,在商業化道路上,相比波士頓動力更顯得得心應手,但現下,后者已然摸索出了一條商業化的發展路徑,要想提升產品競爭力,前者更要深耕于產品研發和技術提升等方面。

眼下,機器人賽道已然邁過應用落地的坎,在商業化角逐上,注定又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唯一不變的一點是,各方都應立足于讓科技賦能于生活,再思考創造更多價值這一問題。

以上內容為【波士頓機器狗軍用丨波士頓機器狗和中國科技】的相關內容,更多相關內容關注中國智能工業網。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刪除。

 
0相關評論
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