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資訊 2023-01-07 04:22:03 評論:0    瀏覽:25    

清朝末年,為了抵御列強的入侵,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洋務派將“購置船炮、自制槍炮”作為自強的出路,一批軍事工業應運而生。天津機器局是繼江南制造總局、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之后的又一個大規模官辦軍事工業,它是一座包括火藥武器制造、金屬冶煉鑄造和船舶修造等功能的大規模聯合軍工企業,有工人3000余名;年產火藥在 50-60萬磅之間。西洋機器原本是用于民用實業,如紡織、印刷、陶瓷等業,原理則是利用外力而節省人工勞力,“不外乎機括之牽引,輪齒之相推相壓”,而天津機器局的設立卻是為了抵御外侮,自強之本。

水運便利促進工業萌芽:交通和軍事安全是建設的依據

洋務運動初期,中國軍事工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鋼鐵工業、煤炭工業、機器工業等相關行業還沒有建立,許多原料仍需進口,“炮隊所用器械、子彈,盡仿洋式,所需銅、鐵、木、煤等各項工料,均來自外國”,而且這些原材料大都非常笨重,在鐵路還沒有建成的背景之下,水運是最為方便的選擇。因此,大型的軍工企業設在沿海城市則較為便捷,清政府在早期建立的軍工企業,除金陵機器局外,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都設于沿海城市。

但是,從安全的角度來看,將軍工企業布置在沿海城市并非最佳選擇,李鴻章在 1874年也意識到沿海軍工企業會成為攻擊的首要目標:“閩滬津各機器局,逼近???,原因取材外洋就便起見,設有警變,先須重兵守護,實非穩著。各省籌添制造機器,必須設局于腹地通水之處,??谌粲袘鹗潞舐纷灾苾?,可源源濟也?!笔聦嵶C明確實如此,1884 年,法國就開炮摧毀了馬尾船廠,在 1900 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更是以軍工企業為目標,盛京機器局、天津機器局和大沽船塢都遭到嚴重破壞。

天津機器局的選址也應該有防務的考量??梢钥吹?,機器局東局旁有兩個練軍營,機器局西局旁則是炮臺莊,它們不僅保衛重要的軍事基地,同時機器局也為其提供武器裝備。赫德在《津海關十年報告(1892-1902)》中寫道:“更有西局子惱人之大炮。憑借上述所有輪番轟擊各租界之大炮,連同河對岸暫時得逞之數炮,華人得以由若干角度掃射眾多街道及無所設防之地”,機器局東局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對德軍造成巨大損失,機器局西局則對租界內的兵營與司令部不斷轟炸,使之損失慘重。由此可見,天津機器局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

同治五年(1866 年)崇厚開始著手天津機器局的組建工作,次年四月,正式設立機器局,定名為:“軍火機器總局”。在天津南門外海光寺建造了一座槍炮廠,由英國人司圖諾(James Stewart)監督建造,建有鑄鐵、鋸木、金工、木工等廠。在天津城東十八里的賈家沽設立火藥局,即后人所稱的“東局”。同治七年(1868 年),從英國采購的以制造火藥、銅帽為主的機器陸續到達,淋硝、淋磺、呀藥、篩光藥等機器配置齊全。至同治九年(1870)七月,廠房先后落成,機器也安裝就緒,計有機器廠一座,火藥廠一座,銅帽廠二座,鐵廠一座,火藥庫五座。另外,還建有辦公的廳廊,工人宿舍,洋匠住宅等,天津機器局的創建工作基本完成。

光緒十七年(1891 年),為了制造新式長炮彈在東局建設一座煉鋼廠,由總工程師司圖諾(Stewart)籌劃,從英國新南開機器公司購進了成套的西門子馬丁煉鋼設備以及鑄鋼爐、軋鋼機、起重機等大型機械用具等。1892 年開工興建,并修筑了天津通往東局的鐵路,方便沉重的鐵廠設備的運輸。第二年正式投產,并鑄造六吋口徑的小鋼炮。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天津機器局改名為“北洋機器局”。1900 年,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天津機器局東、西兩局均被破壞。

生產設備的引進與輸出:從外國進口先進設備,又將先進技術傳播給朝鮮

天津機器局的主要產品是軍火,因此多數的機器設備是用來生產火藥、槍支、炮彈等新式軍火及其輔助設備。天津機器局東局是以生產火藥為主,有一整套火藥制造機器,以及處理硝酸鹽和硫酸鹽的設備、生產火帽的機器和電動的木工、鐵工工具。而天津機器局西局則是以生產槍炮為主,包括制造軍火部件和輪船設備等,并為火藥廠生產機器和部件。

西局即淮軍制造局的機器主要有:造七生脫半后膛炮子鍋爐單底力機器全分;造四分五口徑后膛六響哈乞開思槍子單底機器鍋爐全分;造四分四口徑十三響后膛壇者四得馬槍子彈機器全分;自行鑄配造47密里哈乞炮子器具一副;自行鑄配造五六分口徑后膛力拂抬槍器具一副;自行鑄配造五分徑后膛力拂抬槍器具一副;自行鑄配前膛抬槍器具一副;軋造各項子料銅皮鍋爐康邦機器全分。東局的機器主要有:黑藥機器;栗藥機器;棉藥機器;毛瑟槍子銅帽機器;炮子機器;汽機內通局汽機鍋爐。

除了生產軍火外,天津機器局還于光緒十四年(1888 年)籌議煉鋼廠,1891 年開始建廠,從英國新南關機器公司進口了一套西門子馬丁煉鋼爐,從葛來可夫蒿爾廠進口了化銅爐,從格力活廠進口了水力壓鋼機以及七噸起重機和新式車床。這些機器設備在當時都是世界最先進的。兩年以后(1893 年)正式生產鋼鐵。

天津機器局的技術雖然大多源于國外,但是在也對亞洲的其他國家產生影響,為其提供技術支持,銷售產品等。1881 年,朝鮮曾派遣工匠赴天津機器局學藝,選取 28 人于京中,10 人于義州,一共 38 人。天津機器局除了為朝鮮提供學習近代軍事工業技術的機會外,還對朝鮮提供物質支持,將天津機器局生產的銅炮、炸藥、槍支、彈藥等近代軍械運往朝鮮。

機器局東局

1866 年,在天津城東賈家沽道設立火藥局,地基東西長約 1300 米,南北寬約 834 米,并且有一條淤塞不通的舊河道。當局先將河道挖通以便運送物資,將南邊的長約 433 米、寬約 57 米的地塊劃作洋人工匠的宿舍,南邊的另一地塊劃為磚瓦窯廠的用地,而劃定北邊的一個地塊作為辦公之用。建有機器房42 座,290 余間,大煙筒 10 座,洋匠住房 160 余間,官廳 5 間,局門更房 8 間,局北公所130 余間,有工匠六七百人。外國技師的住宅建于場地南面約一里的河岸上,中國官員的住宅建于場地的北面。住宅所用的磚瓦是天津附近的磚窯燒制的,木料則來自鴨綠江、福建和上海,石灰則是從八十里外運來的。

天津機器局東局內的建筑也是中、西式混合存在,即存在有傳統的中國硬山建筑、同時也有完全使用西洋式人字形屋架的磚砌建筑、此外還有屋頂為中式的筒瓦屋頂,而墻體卻采用磚砌,轉角、門框的線腳也為西式的中西混合式建筑。

機器局西局

天津機器局西局是目前樣式雷圖檔中唯一遺存的關于近代工業建筑的圖紙,西局廠區入口位于西側,廠房圍繞天津行宮布置,分別為西機器廠、軋銅廠、前廠、后機器廠、熟鐵廠、翻砂廠、鍋爐廠和木工廠八個廠。廠區建筑大都采用西式工業建筑樣式,這是因為軋銅廠、翻砂廠、機器廠等需要高溫作業,因此建筑形式也需要高天窗來散熱,而東側的木工廠則仍為傳統建筑樣式。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以上內容為【天津的機器局——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朝鮮派38人來學習技術丨發思天津機械工業】的相關內容,更多相關內容關注中國智能工業網。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用戶上傳并發布或網絡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本站點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刪除。

 
0相關評論
打賞